关闭 您好,检测到您使用的是Internet Explorer 6,建议升级浏览器以达视觉到最佳效果及最佳浏览速度。 Google ChormeFirefoxInternet Explorer 8
语言选择:

第21届亚洲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展览会(上海)

The 21st Asia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and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Exhibition (Shanghai)
2024年8月2-4日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

推荐展会:

“德国被动房”与“中国窑洞”一脉相通(上)


“德国被动房”与“中国窑洞”一脉相通(上)

——访福建江夏学院教授代学灵

“德国被动房”与“中国窑洞”一脉相通(上)(图1)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据了解,德国被动房与中国窑洞建筑理念一脉相通,这对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我国古窑洞建筑文化如何发扬传承与保护,以及在我国部分地区普及推广实施"城市窑洞"等话题,近日,记者来到古建筑文化发源圣地——福州,采访了福建江夏学院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工学博士代学灵教授。

红色摇篮引领绿色建筑深度融合发展

记者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窑洞被人们称颂红色摇篮。她承载着我国特殊时期独特的革命内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今,依山而建的土窑洞进入变革和发展时期,表现出旅游、教育、文化等诸多的产业功能和作用,那么我国的古窑洞理念能否像德国被动房理念一样全球唱响,如何讲好这个中国故事,请站在您建筑设计专业的层面,给我们讲讲

代学灵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延安的枣园、杨家岭及西柏坡等革命旧址的窑洞就是原生态的"被动房"。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一方面拯救传统的土窑洞,发展旅游文化与红色文化传播结合,让当年的土窑洞情景再现,使游客体验作为中国革命摇篮和熔炉并孕育出诸多伟大精神的土窑洞的独特魅力,挖掘窑洞文化的革命内涵,弘扬革命者艰苦奋斗的伟大品质,打造与众不同的"红色窑洞宾馆",开发窑洞的医疗保健功能,既要实现窑居民众的窑洞情思,又不断提高传统窑洞建筑的功能及品位,实现窑居生活的微型城镇化,把人类建筑史上的窑洞奇迹,变成中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构建中国建筑文化摇篮,向中国长城一样,成为世界建筑一大奇观,这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具有特殊政治含义,同时也是一道亮丽风景线;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创新,借鉴古窑洞保温隔热原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打造现代"城市窑洞",使"中国窑洞"式超低能耗建筑唱响全球。

记者中国窑洞所具有的被动房的特性、功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代学灵窑洞是原生态的"被动房",德国被动房与"中国窑洞"式建筑理念是相通的。窑洞被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之一,这种原生态民居院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发挥本地自然材料特性,蕴含着很强的生态意义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最贴合当代社会所倡导的生态建筑文化范畴。对于山区,平整耕地很少,窑洞顺山势而建,通过横向挖取室内空间,节约资源,将土地资源的利用发挥到了极致。此外,由于黄土的比热容值较大,土层的隔热和保温作用较强,冬暖夏凉,又可以阻隔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长期居住在窑洞内,患气喘病、支气管炎、风湿病、皮肤病等的几率会大大下降。国际上研究未来建筑的建筑师们认为它是人类回归自然的建筑形式,未来在建筑形式、建筑功能、节地节能等方面还可以走得更深更远。

窑洞文化的传承,应以保持窑洞的本土性、真实性、核心技艺为前提,把窑洞文化中包括传统匠作技艺、窑居装饰、窑居民俗文化等原生态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体验的物质形态。曾有人提出,"革命旧址区+窑洞功能区+窑洞体验区"的三区发展模式,以独特设计与传统窑洞样式为依托,融入当地文化色彩和地方特色,展示窑居文明与窑洞文化的魅力,展现风土人情、地方特色。

"中国长城"式的中国窑洞

记者国外专家称,中国窑洞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而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请您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学术层面,谈谈被动房与古老窑洞的准确定义。

代学灵"被动房"理念,就是利用围护结构自身的高热阻,使建筑冬天冻不透,夏天晒不透,从而实现"恒温房",体现出房屋的"被动"性,同时利用天然能源地能和太阳能使建筑在近零能耗,达到冬暖夏凉,其实这就是古窑洞的原理。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以最节约能源、最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尽量降低环境负荷,同时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空间。其目标是达到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平衡优化和持续发展。利用窑洞原理,实现现代"城市窑洞"式绿色建筑是将来的发展方向。"城市窑洞"式绿色建筑定义是:利用新型绿色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科学合理的结构构造方法,对城镇建筑进行设计或改造而形成的形状上不似窑洞,而功能上胜似窑洞的专利建筑。该建筑2007年在李珠教授主持下已获得国家专利,也称玻化微珠整体式保温隔热建筑。随着人类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超低能耗绿色节能建筑已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我国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绿色化"、"生态化"势在必行。这等于向世界人民亮剑—中国窑洞,如同中国长城般的响亮,屹立于世界东方,像中国高铁一样,让全世界人羡慕。

记者"窑洞"是咱们国家的专利,单单从外观看,它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那么从内涵看,与德国理念的被动房又有哪些相同之处?

代学灵中国是传统土窑洞的发祥地。窑洞是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巧妙利用地形、土质建造的民居,具有与被动房同样的功能就是冬暖夏凉、恒温、恒湿、恒静、恒氧、节能、隔音、洁净等特点。窑洞建筑有利于生态平衡、保护原有自然风景、适应特殊的区域气候、满足人类的居住生活需求、延年益寿、环保生活等特征,它是一种典型的、造价低廉的"绿色节能建筑",传统土窑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悠久的建筑经验,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关于传统土窑洞居住环境研究的大量文献充分表明:窑居生活是人类长寿的生活方式之一,统计结果显示窑洞居民比砖瓦房屋居民寿命长,平均增寿6岁左右。窑洞与被动房功效完全一致。

记者关于中国窑居文化,众说纷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住窑洞是贫穷落后的象征,不如到城里住高楼大厦,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保护、改造既有窑洞,它是中国文化瑰宝,其意义相当于中国长城,应搬到法国罗浮宫去展览,请您站在文化的层面,谈谈您的感受。

代学灵在没有窑洞之前,我们的祖先为了防风、避雨、御寒选择了就是"穴居"。那个年代,能住上天然"窑洞"的先人,应该是当时的"富人",先人们体会到洞居的冬暖夏凉,就模仿大自然的造化,依山面水建造了窑洞,祖祖辈辈过上"窑居"生活,尤其在黄河流域,形成了风格各异的窑洞建筑,凝练了华夏文明独特的建筑风格,积淀了居住价值和文化内涵,她可以称为中国特殊建筑丰碑。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客人来到我家堂,别笑我家无瓦房,窑洞好比神仙洞,冬天冷来夏天凉",还流传"有百年不漏的窑洞,没有百年不漏的房厦"。另外,窑洞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在于窑洞本身固有拱顶式的构造建筑特点,非常符合力学原理,顶部压力一分为二,分至两侧,重心稳定,分力平衡,具有极强的泰山稳固性。为了住着放心,也往往在窑洞里使上木担子撑架窑顶。很多窑洞经过几代人,风雨相传,几易其主,修修补补,仍不失其居住价值。过去由于山区交通不便,水电不同,同时改革开放和城镇化的发展,年轻人外出务工,部分窑洞是被废弃,只有留守老人有相当一部经济条件差的仍住在窑洞里。因而一时间窑居成为贫穷落后的象征。然而,随着高速公里、高速铁路网络建设,村村通工程实施、以及返璞归真生活理念的普及和国家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的加大,近年以致将来,在交通便捷的乡村拥有一孔窑洞乃至一个窑洞院的天然"被动房",将成为部分城市人的追求,这将对我们倡导推广普及窑洞产业发展带来很好的契机。在我看来,拯救、保护、开放窑洞村落意义非常重大。

乡土文化精神内涵的延承

记者目前,我国"窑洞"建筑发展局面是什么状况?

代学灵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约有4000万人仍居住在传统窑洞建筑内。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和节能意识的加强,更多城市居民渴求能住上有现代特色的窑洞般的绿色节能建筑,然而在现代城市中建造传统窑洞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国是一个窑居比较普遍的国家,从新疆吐鲁番、喀什,敦煌、平凉、庆阳、甘南,山西临汾、浮山、太原,河南郑州、洛阳等地区。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居住方式经历了原始穴居、人工穴居与半穴居时期。自从有史料记载以来,"穴"可谓人类最原始的"家",经过历代变迁,由"穴"发展延续下来的窑洞建筑没有从建筑大家族中淘汰出局,反而随之也进行着自己的变迁,时至今日仍焕发着极强的生命光彩。它经历了靠崖窑也就是下沉式窑、接口窑、独立式窑、薄壳窑、并排石窑、绿色新窑居等阶段,体现了对传统土窑洞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尤其是对乡土文化精神内涵的延承。

记者走进新时代绿色节能建筑、建材,既是生态又是跨界,您如何看待绿色节能建筑、建材体系发展?

代学灵绿色节能建筑结构新体系是在生土结构,土木结构、砌体结构、框架结构等通常结构体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具有绿色节能房屋建筑结构特点的新体系。绿色节能建筑体系的目标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环境与发展为中心,以人与自然的共生,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共生重构人类居住体系;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持续满足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随着建筑工业化高速发展,新的材料、新的集成建筑体系从生产到集都在工厂制作完成,集承重,保温,装饰一体化的"城市窑洞"式建筑的发展,必将带动建筑产业的发展。现在全民都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俗文化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与倡导,那么与窑洞正好相衔接,对与普及倡导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生态产业、建筑装配式具有非常重要推动作用。

记者"城市窑洞"与传统土窑洞有哪些区别?

代学灵"城市窑洞"式绿色节能建筑是把传统土窑洞热湿环境的优势引入到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中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绿色建筑体系,是对传统土窑洞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必然创造。在理念上,传统窑居的自然生活方式也给现代人的居住理念以新的启迪,"城市窑洞"式绿色节能建筑正是结合传统土窑洞和现代建筑各自的特点并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它在保持现代建筑原有风格和使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达到传统土窑洞的优良效果,同时传统土窑洞难以解决的问题,如通风不良、光照度差、易于霉变等缺点,在"城市窑洞"式绿色建筑中都得到了很好解决,并且"城市窑洞"式绿色建筑可以很好地处理室内装饰及现代家具带来的有害气体等,是一种全新的返朴归真、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是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必然归宿。

在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洁的基础上保温隔热、节地节材、节能环保、防火抗震、施工简单等方面,原生窑居是厚重型被覆结构、封闭规整的空间布置、依山就势,就地取材、大窗日光照明取暖、火炕炊事取暖、无机土材、拱结构、人工打窑、箍窑自然的构成与民俗、装饰风格天圆地方的造型等;城市窑洞采用高性能保温材料、封闭的整体式保温体系、减轻自重、轻质高强,向空间发展、地能、太阳能、生物能综合利用、轻质高强无机材料、机械喷涂,泵送施工、简洁明快、现代时尚,并能大量的利用工业废弃物,彰显绿色环保理念。

来源:中国建材报




×

关注TIM

关注TIM官方微信
×

邮件订阅

×

搜索 T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