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携手促非标产品退出市场
各方携手促非标产品退出市场
近年来,虽然防水行业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但渗漏这一建筑癌症仍未得到攻克。有不少专家表示这与非标防水产品充斥市场有很大关系。
事实上,想要让非标产品尽快退出市场,不能只单纯依赖政府或企业。只有生产者、监管者、消费者一道携手,才能真正压缩非标产品生存空间,促使其退出市场。
卷材标准意义重大
去年底,记者曾探访一处位于北京丰台的"防水一条街",并以"屋顶渗漏需要维修"为由,请几家商店推荐产品。在向记者了解了屋顶面积,是否为自住,是否需要施工等信息后,几位店主都推荐了可以耐零下20℃低温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既然是自己家住,最近又不会拆迁,这个-20℃的卷材就很合适。像是这种-10℃的卷材(耐零下10℃的低温),北京这么冷,冬天一冻就开裂了,修完了还得漏水。"有店主表示,"耐零下25℃低温的卷材适合再冷些的地方,北京没必要,你要是买,还多花钱。"
在对防水卷材国标进行资料查阅和专家采访后,记者发现该防水一条街上的-10℃防水卷材不符合国家对防水卷材低温柔性标准要求,且低温柔性指标对于防水卷材来说可谓意义重大。
据了解,防水卷材低温柔性的不同等级依赖配方(主要为改性剂的添加量)不同来实现。而测试低温柔性的方法为:从试样上采取试件,试件上下表面分别绕浸在冷冻液中的机械弯曲装置上(不同弯曲直径)固定时间后以固定速度弯曲180°。弯曲完成后,检查试件表面是否有裂纹或者裂缝。
据专家介绍,低温柔性这一指标的重要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低温柔性显示出卷材在低温施工展卷的最低温度,保证低温施工展卷时不会有裂缝产生。另一方面,低温柔性为施工良好的卷材在低温环境下服役时抗形变的最低温度。低温性能差的卷材冬季会出现卷材开裂问题,导致渗漏。
"北方地区冬季比较寒冷,卷材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基层的形变带动卷材形变,低温柔性指标越高,卷材服役的最低环境温度就越高,不会出现卷材开裂问题。对于南方地区而言,夏季温度较高,耐热性、渗油性、热老化性能等指标也非常重要。"业内专家介绍道。
对于市场上存在的并被大量使用的低温柔性为-10℃的防水卷材非标产品,专家表示,北方地区冬季非常寒冷,基层由于热胀冷缩形变后带动卷材形变,东北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可以达到-30℃,-10℃卷材在东北地区服役存在巨大的漏水风险。而一些厂家追求利润,不顾卷材使用的实际情况,导致出现很多非标卷材。
缘何非标产品充斥市场
为何类似-10℃防水卷材的非标产品虽然在质量和功能上都存在着极大地缺陷,却仍能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据了解,这与防水行业集中程度低有直接关系。
据悉,"十二五"期间,防水行业前50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在35%左右,但由于防水行业市场空间和前景十分广阔,使得业内企业数量众多却规模有限。正因如此,防水行业内竞争激烈,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成本低廉但防水性能较差的材料被大量生产,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屡见不鲜,落后产能、重复建设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部分企业为追逐利润,对标准视而不见。"有专家表示,原本在国外因为有特殊要求而标准更高的"协议产品",在国内则变成了为追逐高利润,而价格便宜、标准降低的劣质定制产品。甚至在一些地方,所执行的标准甚至远低于国家标准。
随着房地产行业在近十年来迅速发展、基础建设不断完善,防水行业也趁势起飞,前景被广泛看好。因此,相当一部分企业看准了防水飞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蜂拥而至,准备"捞上一把"。"其中既有做卷材、油漆、胶水、干粉、化学产品的企业,也有建筑施工单位,甚至还有毫无资质的‘泥腿子’,这些‘半路出家’的生产企业很难保证专业的技术水准,其生产的产品及相关服务也参差不齐,所以谈不上有什么保障。"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的一位专家在一次采访中曾这样表示。
此外,在我国,防水工程通常采用的是"总包制度",即由开发商总包给土建总包单位,再由总包单位分包给防水专业公司。由于我国防水工程平均造价仅占工程总造价的2%,致使大量工程落入了无资质有挂靠关系的施工队伍手中,更有不少承包商为了获得更多利润,指明要求使用非标产品。材料品质、厂家信誉和售后服务较好的企业,其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在以价格高低为杠杆的招标中,竞争力自然无法与"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企业相比,不少企业为了保证市场占有,不得不加入了生产非标的行列。
"这个口子一开,后面层层叠叠的效应就显现出来了。"有业内人士说,总包单位往往不具备防水施工的资质,所以就将防水、装饰这些专业工序分包出去,同时压低价格,以赚得利润。而分包公司往往又会将施工工程转包给其他要价低的生产企业,以图分"一杯羹",直接导致最后劣质产品在防水施工中的大量应用。
多方入手促非标产品退出
所谓"非标"即不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这类产品在品质上必然存在缺陷,不应被生产和使用。而想要让非标产品和生产使用单位无所遁形,受到应有惩处,需要政府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和依法依规处罚。质检和工商管理等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并出台严格的法规政策,对"非标"生产、销售和等行为进行系统查处,增大其违规违法的成本。
有不少专家指出,市场上的非标防水材料很难达到技术要求中的使用寿命,非标产品的大行其道,毫无疑问将加剧建筑渗漏,并对建筑寿命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设立生产"黑名单",将结合生产许可、质量监督、行业准入、执法打假和社会举报,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多次不合格、整改仍不合格、出现严重质量事故以及其他质量违法行为的企业依法列入质量失信"黑名单"。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取消投标资格,禁止进入工程市场,最大限度地挤压质量违法企业和非标产品的生存空间,不断净化防水行业的市场环境。
更重要的是,防水企业作为行业发展的主体,在推动行业乱象解决,提升行业质量水平方面应当身先士卒。首先应当主动承担企业责任,拒绝生产并抵制非标产品。同时,也可与欧美等国对标取经,积极提升生产工艺和技术,为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防水卷材,倒逼非标产品退出市场。对于提供施工服务的防水企业来说,还要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坚持标准化施工,用工匠精神对待每一个工程,不给非标产品使用的机会和空间,进而提升防水工程质量水平。
行业协会在推动非标产品退出市场时,也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对于因缺乏资金、技术、品牌等进行非标产品生产的企业,协会应当给予引导,帮助其提升认识和实力,积极转型升级。比如,中小企业可通过给大企业做配套服务来实现转型,他们可以变成增值服务商或是配套服务商,或者变成做专门零配件和系统件的供应商,走"高、新、精、特"的道路,实现提质增效;而对于故意生产非标产品且不愿整改的企业,协会也应起到监督和举报作用,保证行业健康发展,引导行业向新向好。
此外,作为防水产业链的下游,开发商通常以价格作为选择材料的唯一标准,最低价中标现象在业内屡见不鲜,对于防水材料的品质和施工水平关注不足。普通民众在生活中虽然饱受建筑渗漏的困扰,但却对防水知识不关心、不了解,使得一些品质低下的防水材料能在市场上立足。因此,也需要加强对防水知识的宣传教育,让非标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立足之地,进而促使企业生产合格产品。
建筑防水是国民经济领域的基础性行业,从经济体量上讲,建筑防水是工业经济中的"小行业",但建筑防水产品质量带来的问题却是关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安康的"大问题"。
防水行业的优劣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居住环境是否能得到保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非标防水产品退出市场,作为解决渗漏顽疾,提高人们生活的重要一环,需要政府、企业、协会、媒体的共同推进,任重而道远。
来源:中国建材报